“龙”,作为华夏民族的崇拜,象征着主宰、权利和万能,其原型究竟是何物,何时开始出现此崇拜,既无明确的文字记载,也无可靠的可推理证据,留给人们的似乎是一个永久的谜团。

  在古代文献中,研究者并没有发现有关“龙”的起源的争议,仅仅作为一种崇拜和神话而已。近代我们自称“龙的传人”和考古不断发掘之后,才激发一批批专家学者探索“龙”的原型的研究兴趣,也产生了诸多的原型说。比如各种各样的动物说,比较有代表的是蛇、扬子鳄、恐龙等,这些说法缺乏文化背景的支撑,仅从形状推论,自然让人难以信服,引发争议。近年来,还有一种比较接近的原型说,认为“龙”就是指的龙卷风,但推论过程也是近乎勉强。

  我个人认为,最可能接近事实的是,“龙”的原型是闪电!

  每一种崇拜的产生,绝不会是某天某人突然脑脑洞大开的产物,而必然有其历史文化背景,也就是有根。这就要从何时产生“龙”的崇拜探究起。“龙”崇拜的产生,远在有文字之前,所以,从文字解说的角度去解析,明显会囿于后人在传播过程中的神话、美化或加入其意愿的内含,从历史上看,“龙”的内含确实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的过程。因此,我们有必要跳出文字的理解范畴,当然越早的文字可能也会越接近真像,比如甲骨文。

  目前为止,考古出土的最早龙形文物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青玉龙祭品,那么,就说明“龙”崇拜最近的时代至少也是上古时期或更早。那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处在旧石器时代,但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,人类最大的敬畏与恐惧,就是上天。我们都知道,当时部落的首领就是巫师,有天人沟通的才能才配拥有权利。这样产生了最原始的祭天仪式。祭天的目的,就是祈求风调雨顺,有好收成,以供养不断壮大的人口规模。人们总结发现,只有云并不一定会有雨,但是,在一声“龙龙”响过后,一道闪电随即而来,接着便大概率会下起大雨,滋润土地,带来生机。于是,便把闪电当作上苍派来施雨的神物,加以祭拜以示崇敬。闪电也被当成能主宰呼风唤雨的至高无上权利的象征。因此,“龙”的朴素原型就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,是闪电!

  从甲骨文“龙”字字形来看,明显也把头部美化活化的一道闪电的形状,其取音应是取雷声“轰隆”之响。随着对天象认识的加深,后来才有把闪电取名“列缺”,那是有文字产生之后的事。“龙”字五行属性上对应归属火,也是取闪电刹那间的电光火石之性。

  和许多文字一样,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,会被赋予更多的内涵。“龙”也一样,特别被活化、人化后,不断被丰富发展,以至难觅原型。一种崇拜总是与其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,这是其根基,而且往往也是朴素的。

发表回复